澎湖縣政府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出「大航海時代的海上明珠—故宮國寶聚澎湖」特展,15件故宮珍貴典藏將於5月17日在澎湖生活博物館正式展出。今(9)日下午舉行文物開箱記者會,澎湖縣長陳光復、故宮副院長黃永泰暨故宮團隊、議員蘇陳綉色、副縣長林皆興、秘書長楊書舜、文化局長陳鈺雲、旅遊處長陳美齡、工商業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張豪澤及財團法人澎湖縣文化基金會董事等貴賓,親自見證〈清 肉形石〉、〈明 成化 鬥彩雞缸杯〉、〈清 乾隆 右旋白螺〉三件重量級國寶現身。
陳光復表示,澎湖擁有比臺灣更早約400年的歷史,憑藉地理位置優勢,自元朝即設有巡檢司,長久以來是東亞海上貿易的重要樞紐,更是引領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之一。他說,今年是故宮百年院慶,感謝故宮的大力支持,以及策展團隊的用心規劃,克服運輸挑戰,以最短的時間和最有效率的方式,讓故宮的傳世瑰寶能在最美麗海島綻放耀眼光芒。這次展覽不僅串聯過去與現在,更是一場開啟跨越時空的藝文對話,喚起民眾對對土地、文化與記憶的深刻認同與情感連結。
黃永泰表示,作為道地的澎湖囡仔,從小深受澎湖海洋美景與純樸民風滋養,這也成為他文化養分的一部分。長年在故宮服務,他非常開心能促成這次展覽,讓故宮精選文物有機會到澎湖與大家見面。他說,澎湖擁有深厚且獨特的文化底蘊,這不僅來自澎湖地理環境的特殊性,也源於歷史的巧合與機遇。尤其在大航海時代,澎湖曾經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留下許多寶貴的歷史痕跡,在澎湖的寺廟、各個角落,還是在故宮的典藏文物中,都可以找到這段歷史的印記與故事。
記者會中,由器物處蔡慶良科長及張志光助理研究員代表策展團隊,介紹三件開箱文物:〈清 乾隆 右旋白螺〉象徵祥瑞之物,乾隆皇帝曾賜予福康安,護佑其渡海平定林爽文之亂。螺身裝飾精美,兼具宗教、政治與藝術意涵;〈明 成化 鬥彩雞缸杯〉杯形似缸,杯身彩繪子母雞圖,以鬥彩技法聞名,在17世紀初期有「成杯一雙,值十萬錢」之說,顯示其非凡價值;備受民眾喜愛的〈清 肉形石〉,以玉髓製成,層理天然分明,局部加工染色,宛如鮮嫩多汁的帶皮豬五花,搭配如滾水翻騰的鍍金配座,又或許隱含「祭肉」的意義,是故宮最具代表性的明星文物,難得一見。這次展覽共展出15件故宮國寶級文物,與13件澎湖典藏文物相互輝映,展現澎湖從地理據點、宗教信仰、航海遺產到自然資源的多元文化內涵,讓民眾得以從「物」中見歷史,從展覽中認識自己。
【展覽資訊】
「大航海時代的海上明珠—故宮國寶聚澎湖」特展
時間:2025/05/17~2025/08/17
地點:澎湖生活博物館二樓特展室(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開放時間:每週四至週二,每週三休館,上午9點至下午5點(4時30分大門關閉,並停止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