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沿海地區海水養殖基礎設施,屏東縣政府今(27)日在佳冬鄉舉行「下埔頭、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海水供水系統」動土典禮,本工程總預算約35億元,縣府已成功爭取疫後特別預算14.62億元,預計116年3月可完成第一階段工程,縣長周春米表示,後續工程將擴建至大庄與東海區域,中央也將持續補助經費,逐步完善供水系統,打造屏東永續漁業新典範。
動土典禮由縣長周春米主持,現場邀集立法委員徐富癸、農業部、漁業署、地方民意代表、佳冬與枋寮鄉公所、漁會、養殖協會及在地養殖戶代表共同出席,展現推動永續漁業、促進產業升級的決心。許多漁民朋友紛紛表示,過去為了搶水源常得自設管線、日夜監控水質,如今政府主導興建專業的海水供水系統,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與照顧,期盼工程早日完工,迎來更穩定的養殖業未來。
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林邊、佳冬與枋寮地區過去因淡水養殖私設大量取水管線,不僅阻塞排水溝、造成淹水,導致地層嚴重下陷,更形成錯綜複雜、層層交疊的「水管牆」,造成環境混亂與安全隱憂,甚至有取水管直接貫穿海堤,危及海堤結構穩定,屏東縣政府政府大力推動淡水轉型為海水養殖,並設立「佳冬塭豐海水供水站」,不僅提供穩定水源,還有效解決私設取水管線及阻塞排水等問題,成效廣受肯定。
周縣長指出,感謝潘孟安前縣長、現任總統府秘書長的努力,以及屏東縣議會的支持,許多地方建設力拚在自己任內如期如質完成,縣府團隊實地訪勘與規劃設計,推動新建「下埔頭、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海水供水系統」,完工後可提供養殖戶供水面積達377公頃,供水站周邊也將保留原有水域與潮間帶生態,並設置管理中心與解說空間,作為環境教育與產業技術推廣基地,期盼成為區域性生態地標,串聯生產與學習,打造全國海水養殖升級的示範典範。
立委徐富癸表示,周春米縣長擔任立委期間,對於縣政建設就相當關心也積極爭取,擔任縣長後更是仔細盤點每個鄉鎮市的特色與需求,他也當場替廣大漁民向漁業署長王茂城請命,希望針對養殖漁業老舊設施補強、加強供電韌性、產業道路橋梁改善等項目,升級養殖漁業基礎設施。
縣府農業處表示,「下埔頭、大庄及東海養殖生產區海水供水系統」將建置系統化海水供水設施,包含外海1,200公尺長的取水管(取水深度14公尺)、供水站、管理中心與輸配水管線,預計供應面積達377公頃,供水能力達4.5 CMS(立方公尺/秒),完工後將顯著提升水質穩定性、降低病害、減少用藥與資源浪費,同時導入中央監控與水質預警機制,全面升級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