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環保局噪音稽查執法!「靜」化家園全面出擊

為維護縣民生活品質及環境安寧,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持續透過多管道稽查,包含聯合稽查及科技執法,強力打擊各類噪音污染源,讓寧靜安穩的生活不被「噪音」這個看不見的環境殺手所侵擾。環保局呼籲,噪音不僅影響睡眠,更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及情緒焦慮,噪音防制是環保局的重要工作,與每位縣民生活息息相關。環保局今(20)日邀請幼兒園小朋友來使用電子琴、直笛等樂器及道具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與音量,再由稽查人員示範量測噪音,讓大家對於噪音稽查執法方式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環保局指出,噪音來源類型多元,舉凡卡拉OK的擴音設備、工廠的機械、營建工程的動力機具、廟會等民俗活動,乃至於改裝車輛產生之高分貝噪音,皆為稽查管制重點。依據《噪音管制法》,只要聲音超過管制標準,即視為噪音,環保局也依據人口分布及土地使用現況劃分各類噪音管制區,並在日間、晚間與夜間不同時段,訂定明確的音量標準,並禁止民眾在特定時段從事燃放煙火、使用擴音設施等足以妨礙他人生活安寧的行為。例如飼養狗、鳥產生的動物叫聲,或是民眾喧鬧、吵架等容易妨礙他人生活安寧的聲音,是屬於非持續性且不易量測的聲音,依據噪音管制法第6條規定,應由警察機關依有關法規來查處。

為了提升稽查效率並有效嚇阻不法,屏東縣環保局持續與警察局及監理站合作,展開「環警監聯合稽查」。同時,也導入科技執法工具,針對機動車輛噪音,透過「聲音照相」科技執法系統,在易有高噪音車出沒的路段進行全天候監控。若車輛行經偵測點時分貝值超出管制規範(限速50公里以下為86分貝、限速超過50至70公里為90分貝),系統將自動錄影、拍照並標記超標車輛,作為後續告發的有力證據。

針對改裝排氣管的車輛,則會由警察協助攔查,並於現場進行原地噪音量測,若發現排氣管非原廠、未經認證或未變更登記,將由交通監理機關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新臺幣900至1,800元罰緩,如音量檢測超標再依《噪音管制法》進行開罰最高3,600元。環保局更在今年8月培訓30名噪音檢測人員,以提升環保局檢測量能及專業性,期能揪出噪音污染源頭精準打擊,還給民眾安寧的環境。

環保局表示,過去五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數雖略有波動,但平均每年仍高達一千件左右,但裁罰件數從109年的76件,大幅增加至113年的489件,裁罰金額也從新台幣19萬餘元提高至144萬餘元。這顯示環保局的稽查強度不斷提升,對於屢勸不聽的違規者,將依《噪音管制法》處以最高新臺幣18萬元罰鍰,未改善者將連續開罰,並進行後續追蹤複查,以確保噪音問題獲得解決。

環保局再次呼籲,民眾若發現噪音污染情形,可撥打環保局陳情專線08-7351928、縣民服務專線1999,或全國公害陳情專線0800-066666,並提供詳細時間、地點及噪音源,環保局將派員前往稽查量測,共同維護屏東縣的寧靜環境。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維護縣民的居住安寧,是縣府責無旁貸的責任。噪音不僅影響健康,更會破壞生活品質,縣府團隊不只透過環警監聯合稽查來強力取締改裝車輛,也導入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讓稽查更有效率,更會針對工廠、營業場所與民俗活動等多元噪音源進行管制,就是希望讓「寧靜」成為屏東的日常,打造一個讓所有縣民都能安心生活的宜居城市。

Author: 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