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新社區東興社區發展協會,今(20)日下午於東興宮對面廣場舉辦「113年東興社區農村文化節慶推廣及傳承活動」,透過一年一度「太平福文化」展現客家傳統祈福文化,推廣社區特色農產及食農教育理念,共同體驗客家童玩、米食粢粑及風情音樂會,感受濃厚客家文化底蘊。
農業局表示,為行銷東興特色產業,活動邀請當地小農、青農及果園主現場展售當季水果,如百香果、檸檬、小黃瓜、水梨等。活動也由客家薪傳技藝講師帶領大小朋友製作傳統客家童玩,如竹蜻蜓、響蟬和陀螺,在沉浸式環境下學習說客語,瞭解當地傳統客家歷史文化。
此外,青農帶領民眾認識百香果栽種環境及過程,學習動手製作百香果醬及布丁,藉由農業經驗分享及農產加工製作,傳遞食農教育精神。另也鼓勵遊客體驗傳統米食粢粑DIY及分享,認識粢粑在客家婚喪喜慶上的重要性,提升年輕一輩對家鄉文化的認同;現場更有客家「四炆四炒」及客家藝文表演,讓民眾享受客家風情饗宴。
農業局說明,東興日據時期舊稱為上水底寮,現仍是以農業為主的客家聚落,生產眾多高經濟農產物,包含桃、高接梨、枇杷、葡萄、文心蘭、火鶴、蝴蝶蘭等。東興宮為該區居民信仰中心,客家人有年初祈福、年中加強祈福、年底還福的習俗,加上社區民俗文化及表演活動根基深厚,藉由此次活動延續及傳承客家「太平福文化」,讓當地傳統再度翻轉創新。
農業局也說,在東興宮後方的水底寮古道,是日據時期下水底寮至上水底寮間的唯一通路,收成後的稻穀須由人力通過古道挑至東興;誠摯邀請國人夏日午後至新社東興品嚐美味農產,並體驗客家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