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局辦理台72線延伸至台61線綜合規劃!苗栗縣府將持續與地方民意溝通、重申全力支持快速公路路網串聯立場

有關近期後龍在地鄉親反映台72線延伸至台61線路線綜合規劃階段路廊調整之疑義,縣長鍾東錦表示,他完全未預設立場支持特定方案,基於減少用地拆建、減少土地紋理分割、降低地方民意不變的立場,本府與後龍鎮公所立場一致,完全尊重及支持交通部公路局及顧問公司專業評估擇定優選路廊方案繼續推動,惟近期收到地方鄉親反映公路局近期辦理地方說明會時,遭遇後龍鎮溪洲里、南龍里在地鄉親強烈反對,紛紛表示在未取得地方同意前暫緩推動之聲音,縣長鍾東錦認為,其問題關鍵在於地方鄉親對於綜合規劃優選推動路線與前期可行性研究路廊明顯不同,確實有不清楚及訊息落差的部分,招致擔憂與反彈,冀望交通部公路局持續善盡溝通之責任,如有需要跟在地鄉親說明部分,縣府願意擔任溝通的角色協助中央順利推動。

縣長鍾東錦表示,台72線係目前全台十二條東西向快速公路中,唯一沒有與台61線直接銜接之路網,其中台61線至台1線區間,早年係採土堤路堤方式直線穿越農業區,造成土地紋理分割而招致地方強烈抗爭,在無法取得用地情形下而中止推動,後經公路局於107年依行政院決議事項,啟動台72線延伸至台61線可行性研究作業,經行政院110年10月正式核定可行性研究後,賡續啟動辦理綜合規劃及環境影響評估作業,目前已經進入期末報告階段,並於114年10月將綜合規劃報告書提送至公路局審議,預計於建設計畫獲中央正式核定後6年內完工通車。

交通工務處進一步說明,依據交通部公路局最新資料,其優選方案係改採方案一直線案,與前期行政院110年10月核定可行性研究路廊方案二後龍溪北岸明顯不同,原因在於依據經濟部水利署113年1月修訂「申請施設跨河建造物審核要點」規定:橋梁不能落墩於堤前坡、水防道路及河川治理線內,意即橋墩無法比照頭屋、公館路段落墩後龍溪河堤外,只能在堤後波新建橋墩,防汛道路須往內側移設,在維持既有防汛道路功能,以及確保新增路權範圍用地取得情形下,導致方案二沿線預計拆遷建物數量高達35棟,包含溪洲社區眾多建物及沿線重要寺廟,對地方影響層面巨大,該方案已明顯不符經濟效益,故經顧問公司專業評估後,改採方案一直線方案為優選方案,同樣採用高架橋方式佈設跨越台1線、台鐵、北勢溪增設台61線系統交流道,橋下增設平面側車道供地方農路通行,且高架橋下空間可做多功能用途,具經濟效益。

縣長鍾東錦表示,未來台72線於台61線至台1線區間完工後,台72線將正式全線宣告通車,完成本線九宮格路網最後一哩路廊,完善本縣高快速公路路網功能,屆時台61線自後龍往返大湖、獅潭及泰安溫泉觀光地區可縮短至30分鐘內到達,進一步健全本縣山海線交通便捷路網、促進後龍在地的交通路廊,並帶動地方產業及觀光發展,加上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於114年3月蒞臨本縣考察交通建設時,交通部陳世凱部長對快速公路路網串聯表示支持,並指示公路局持續與民眾溝通協調路線方案,為避免計畫因地方反彈招致中止,希望公路局持續善盡中央交付責任,持續與地方民意溝通減少誤會與分歧,化干戈為玉帛,完成台72線最後一哩路之夙願,共同創造中央地方雙贏局面。

Author: 工友